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项目来评估病情及并发症情况。具体检查内容需根据临床情况由医生指导选择。
一、常规检查项目
1.体格检查
包括血压测量(双上肢及下肢血压)、心率评估、体重指数计算、腰围测量等,用于初步判断血压水平及基础代谢状态。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排查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
-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尿糖等指标,评估肾脏受损情况。
-生化检查:涵盖血脂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尿酸、电解质等,用于评估代谢异常及肾功能。
二、靶器官损害评估
1.心脏相关检查
-心电图:筛查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等心脏病变。
-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室壁厚度、心脏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
2.血管评估
-颈动脉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内膜厚度。
-踝臂血压指数:评估外周动脉硬化程度。
三、继发性高血压排查
1.肾性高血压筛查
-肾动脉超声或CT血管成像:排查肾动脉狭窄。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早期发现肾小球损伤。
2.内分泌检测
-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4小时尿儿茶酚胺:排除嗜铬细胞瘤可能。
四、特殊检查
1.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明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诊断白大衣高血压。
2.家庭血压监测
通过规范的家庭自测记录提高血压评估准确性。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遵医嘱空腹8-12小时,部分项目需停用降压药物。确诊高血压后应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每年评估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