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胃炎通常与严重创伤、感染、药物刺激以及应激反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治疗原发病、药物干预等方法缓解症状,但需注意避免诱因。
一、原因
1.严重创伤
如大手术、烧伤或颅脑损伤等,可能导致胃黏膜血流减少,局部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胃黏膜糜烂或溃疡。
2.感染
严重脓毒症或全身性感染时,炎症因子释放可能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侵蚀黏膜组织。
3.药物刺激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削弱黏膜保护机制。
4.应激反应
急性心理应激或生理应激状态会激活交感神经,引起胃酸分泌异常增多,破坏黏膜防御功能。
二、治疗方法
1.原发病治疗
针对创伤、感染等基础疾病进行抗感染、液体复苏等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控制脓毒症。
2.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黏膜修复。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能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
-止血药物:对于出血患者,可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降低内脏血流。
3.内镜治疗
对活动性出血病灶可采用内镜下钛夹止血或电凝治疗。
三、注意事项
1.避免诱因
高危人群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严重应激状态患者需提前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2.合理用药
质子泵抑制剂需按疗程规范使用,避免长期滥用导致不良反应。
3.及时就医
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时,需立即禁食并急诊处理,延误治疗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