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作为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痒、调理气血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改善月经不调、风寒感冒、皮肤瘙痒等问题。但需注意其属于辅助治疗方式,不能替代正规医疗。
一、功效作用
1.温经散寒
艾草性温,其挥发性成分可促进血液循环,常用于改善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经、经期延迟等妇科症状。
2.祛湿止痒
其含有的艾叶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效果,煎水外洗可缓解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引发的瘙痒症状。
3.散寒解表
艾叶煎服能通过发汗作用驱散体表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出现的恶寒、鼻塞等症状。
4.通络止痛
艾灸时产生的温热效应能渗透至深层组织,改善风寒湿痹导致的关节冷痛、腰背酸痛。
5.调理脾胃
艾草与生姜配伍使用,可通过温中作用缓解胃寒引起的脘腹冷痛、食欲不振等消化道不适。
二、注意事项
1.阴虚血热者慎用,如出现口干舌燥、潮热盗汗等症状时应避免使用,以防加重体内燥热。
2.孕妇禁止内服及进行腹部艾灸,其中挥发油成分可能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
3.皮肤破溃处禁用艾草外洗,黏膜部位需稀释后使用,部分人群接触后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
使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证,急重症或症状持续加重者需及时至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