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能是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年龄增长以及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控制,但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原因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可能与基因导致的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有关。
2.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或过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外周阻力,从而升高血压。
3.肥胖
体重超标会导致脂肪堆积,压迫血管并引发胰岛素抵抗,进一步促使血压升高。
4.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加重,导致收缩压逐渐升高。
5.慢性疾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可能引起水钠潴留或激素分泌异常,间接导致高血压。
二、治疗方法
1.生活干预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膳食纤维和钾的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或调节体液平衡降低血压。
三、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建议家庭自测与医院测量相结合。
2.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压变化决定治疗方案。
3.若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高血压急症表现,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