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踝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等,需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和移位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患者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
一、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通常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4~6周,保持踝关节稳定,避免负重活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后期可补充碳酸钙、维生素D等促进骨愈合。
3.物理治疗
早期(48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后期通过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拆除固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
4.手术治疗
若骨折块移位超过2毫米或合并韧带严重损伤,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撕脱骨块。
5.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踝关节屈伸、肌力训练,后期通过平衡练习恢复关节稳定性,避免剧烈运动直至完全康复。
二、就医指导及注意事项
1.伤后立即制动并冰敷,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减轻肿胀。
2.避免过早负重或拆除固定,防止骨折移位或延迟愈合。
3.遵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进度。
4.术后患者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5.康复期饮食需保证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