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息肉的处理方法需根据其大小、症状及性质进行选择,常见方式包括观察随访、药物干预、手术切除等。若息肉较小且无症状,可定期观察;若存在炎症或感染,需药物控制;较大或影响功能的息肉通常建议手术。具体方案应经医生评估后制定。
一、治疗方法
1.观察随访
对于体积较小、无疼痛或出血等症状的口腔息肉,可暂时观察。建议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通过视诊或影像学评估息肉是否增大或发生形态变化。
2.药物治疗
若息肉伴随局部炎症或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联合西地碘含片缓解黏膜充血。合并真菌感染时需用制霉菌素片进行抗真菌治疗。
3.手术切除
直径超过0.5cm或影响咀嚼、发音的息肉,推荐采用高频电刀切除术。对于基底较宽的病灶,需完整切除并行病理活检,手术创面通常使用可吸收缝线闭合。
4.激光治疗
二氧化碳激光适用于舌缘、颊黏膜等特殊部位的息肉,具有精准汽化病变组织、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势,术后愈合周期较传统手术缩短。
二、注意事项
1.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和热食,可用生理盐水含漱保持口腔清洁。缝线区域出现异常渗血或肿胀需立即复诊。
2.切除组织必须送病理检查以排除癌变风险,特别是对于生长迅速、表面糜烂或基底硬结的病灶。
3.戒烟限酒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控制口腔内锐利牙尖等机械刺激因素。
口腔息肉治疗后需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日常注意口腔卫生维护。若发现黏膜出现新生物或原有病灶复发,应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