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血症即高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超过5.0mmol/L的病理状态,可能与肾功能不全、药物影响、细胞破坏等因素有关,需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原因
1.肾功能不全
肾脏是排钾的主要器官,肾功能减退时钾离子排泄受阻,易引发高钾血症,多见于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等疾病,常伴随少尿、水肿等症状。
2.药物影响
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保钾利尿剂等药物可能抑制钾排泄,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影响肾血流,导致血钾升高。
3.细胞破坏
严重创伤、溶血、横纹肌溶解等情况会释放大量细胞内钾至血液中,超过肾脏排泄能力,多见于挤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急症。
二、治疗方法
1.促进钾排泄
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增加尿液排钾,或口服降钾树脂吸附肠道内的钾离子,重症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拮抗钾离子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可稳定心肌细胞膜,缓解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毒性作用,通常用于血钾高于6.5mmol/L的紧急情况。
3.调整药物治疗
若因药物导致血钾升高,需在医生指导下停用或更换保钾类药物,如将螺内酯更换为氢氯噻嗪等排钾利尿剂。
三、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
慢性肾病患者应每月检测血钾水平,服用保钾药物期间需每1-2周复查电解质,出现肌肉无力、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饮食控制
每日钾摄入量应限制在2000mg以下,避免食用香蕉、土豆、菠菜等高钾食物,烹饪时可用水浸泡减少食材含钾量。
3.及时处理原发病
急性肾损伤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创伤患者应及时清创并纠正酸中毒,防止细胞持续释放钾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