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火疖子长什么样?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火疖子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红肿、疼痛的硬结,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黄白色脓头。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背部等部位。

一、形态特征

1.初期红肿硬结

火疖子初期皮肤会出现直径1到2厘米的红色硬结,触摸有热痛感,质地较硬。

2.脓头形成

病程进展3到4天后,硬结中央逐渐软化,形成黄白色脓栓,顶端可能破溃流出脓液。

3.周围皮肤反应

病灶周围可能伴随轻度水肿,严重时邻近淋巴结可能出现肿大压痛。

二、发展阶段

1.炎症浸润期

毛囊周围组织充血肿胀,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硬结。

2.化脓坏死期

病灶中央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液,压力增高导致自发破溃。

3.愈合修复期

脓液排出后炎症消退,缺损组织逐渐被肉芽填充修复。

三、注意事项

1.避免挤压

不当挤压可能导致感染扩散,特别是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可能引发颅内感染。

2.及时处理

若红肿范围超过3厘米、持续发热或反复发作,需及时就医排除痈或蜂窝织炎。

3.日常防护

保持皮肤清洁,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以减少感染风险。

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红肿热痛或全身症状时,建议到皮肤科就诊,通过视诊结合血常规检查明确诊断,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