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属于纤维软骨组织,位于膝关节内,具有缓冲压力、增强关节稳定性的作用。其结构特点与关节面的透明软骨不同,主要由致密的胶原纤维构成,因此更坚韧且耐磨损。
一、半月板的组织构成
1.纤维软骨特性
半月板主要由Ⅰ型胶原纤维组成,排列紧密且交织成网状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剪切力。这种结构使其在运动中起到缓冲震荡、分散关节负荷的作用。
2.血液供应差异
半月板仅外周1/3区域有血管分布,中央部分缺乏血液供应,这导致半月板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尤其是红区(有血供)和白区(无血供)的愈合差异显著。
二、功能特点
1.力学缓冲
半月板通过形变吸收膝关节60%-70%的冲击力,例如跳跃时可减少胫骨平台承受的压强。
2.关节匹配
填补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的间隙,增加接触面积约3倍,使应力分布更均匀。
3.本体感觉
半月板内含有神经末梢,可感知关节位置和运动状态,参与膝关节的稳定性调节。
三、损伤特征
1.撕裂类型
包括纵裂、水平裂、放射状裂等,桶柄样撕裂常导致关节交锁。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损伤分级(Ⅰ-Ⅲ级)。
2.治疗选择
红区损伤可缝合修复,白区损伤多需部分切除。近年来开展的半月板移植术适用于广泛缺损病例。
需注意的是,半月板损伤后应避免反复屈膝扭转动作,急性期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建议出现关节肿胀、交锁等症状时,及时进行关节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