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通常会引起流鼻涕,这是鼻部炎症刺激导致腺体分泌增加的结果。鼻炎患者因鼻腔黏膜受刺激,可能出现清水样涕或脓涕,具体表现与病因有关。
一、流鼻涕的原因
1.炎症反应
鼻炎患者的鼻腔黏膜存在炎性物质浸润,导致黏膜充血肿胀,刺激腺体分泌增多,从而产生大量鼻涕。
2.过敏原刺激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黏液分泌增加,导致流清水样涕。
3.病原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鼻炎会激活免疫系统,促使鼻腔分泌含有免疫成分的黏液,出现黄色脓性鼻涕。
二、鼻涕性状的差异
1.过敏性鼻炎
常表现为阵发性清水样涕,伴随鼻痒、连续喷嚏,晨起症状尤为明显。
2.慢性鼻炎
可见黏稠白色分泌物,尤其在干燥环境中分泌物更易变稠,可能形成鼻痂堵塞鼻腔。
3.急性感染期
细菌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浸润会导致鼻涕呈黄绿色,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三、注意事项
1.区分鼻炎类型需通过过敏原检测、鼻内镜等检查,自行使用减充血剂不宜超过7天。
2.过敏性患者应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面料,外出时佩戴口罩阻隔花粉。
3.出现血性分泌物或持续两周以上的脓涕,需警惕鼻窦炎、鼻息肉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鼻窦CT检查。
建议患者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避免温差过大刺激鼻腔。若保守治疗无效,可在耳鼻喉科医生指导下选择特异性免疫治疗或鼻内镜手术等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