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胃炎可能是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抗感染、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一、原因
1.感染
儿童急性胃炎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诺如病毒等病原体侵袭胃黏膜,导致炎症反应。
2.饮食不当
食用生冷、油腻或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误食变质食物等,可能直接损伤胃黏膜,诱发急性炎症。
3.药物刺激
长期或过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胃部炎症。
二、治疗方法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感染通常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2.调整饮食
急性期需暂停进食4-6小时,缓解后逐步给予米汤、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牛奶、高糖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3.药物治疗
胃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片可减轻胃黏膜损伤。
三、注意事项
1.若儿童出现频繁呕吐、持续腹痛、脱水(如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2.恢复期应避免进食油炸食品、冷饮等刺激性食物,遵循少食多餐原则。
3.使用药物前需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或止吐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和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