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补气血穴位有哪些?

王成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补气血的穴位通常包括关元、气海、足三里穴、血海以及三阴交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压、艾灸或针刺等方式刺激。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自行针灸引起不适。

一、常用穴位及定位

1.关元

关元位于脐下3寸,前正中线上。该穴属任脉,可温补元气、培元固本,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疲乏、畏寒。可通过指腹顺时针按揉3-5分钟。

2.气海

气海位于脐下1.5寸,前正中线处。此穴为气血化生之海,能益气助阳,改善气短、月经量少等问题。艾灸此穴每次15-20分钟效果较佳。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作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可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常用于贫血、消化不良等症。每日按压5分钟可增强体质。

4.血海

血海位于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该穴归属脾经,具有调经统血作用,可缓解面色苍白、头晕等血虚症状。用拇指点揉至局部酸胀为宜。

5.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此穴为肝脾肾三经交会处,能调和气血,改善失眠、手脚冰凉等问题。艾灸或按摩均可刺激该穴。

二、注意事项

1.饭后1小时内避免刺激腹部穴位,防止影响消化;

2.孕妇禁用三阴交、合谷等穴位,可能引发子宫收缩;

3.艾灸时需保持通风,注意防止烫伤,每个穴位单次灸疗不超过30分钟;

4.气血严重亏虚者需配合中药调理,如八珍汤、归脾丸等药物;

5.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治疗,确保取穴准确性和操作安全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