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液发黄怎么办?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尿液发黄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尿路感染、肝胆疾病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可通过日常调理、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若调整后未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一、治疗方法

1.日常调理

生理性尿液发黄通常由饮水不足或进食胡萝卜等食物引起,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过量摄入含黄色素的食物。长期服用维生素B等药物导致的尿液染色,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抗感染治疗

尿路感染引起的尿液浑浊发黄,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配合三金片等中成药改善尿频、尿痛症状。治疗期间需复查尿常规确认感染控制情况。

3.保肝退黄治疗

肝胆疾病导致的胆汁淤积性黄疸,需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严重胆道梗阻时需检测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明确病因。

4.排石治疗

泌尿系结石引起的尿液浓缩发黄,可口服肾石通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促进排石。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引发肾绞痛时,建议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二、注意事项

1.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若出现酱油色尿或血尿,需立即就诊排查溶血性疾病、肾炎等急症。

2.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头孢类抗生素与乙醇可能引发双硫仑反应。

3.肝胆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肝硬化患者应筛查胃底静脉曲张情况。

4.术后患者需保持导尿管通畅,按医嘱进行影像学复查,监测结石复发情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