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口腔黏膜疾病,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因素、局部刺激或精神因素等有关。患者可出现口腔黏膜白色网状条纹、糜烂或溃疡等症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一、病因
1.免疫异常
多数研究认为该病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有关,患者体内可能出现自身抗体攻击口腔黏膜细胞。
2.感染因素
部分病例与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杆菌等感染存在关联,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3.局部刺激
长期受锐利牙尖、不良修复体摩擦刺激,或对某些金属牙科材料过敏可能诱发。
4.精神因素
约35%患者在发病前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增大史,神经内分泌紊乱可能影响免疫功能。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如曲安奈德口腔软膏,顽固病例可联合他克莫司软膏。糜烂型可短期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继发感染。
2.局部处理
调磨尖锐牙尖,更换可疑过敏的金属修复体,消除机械刺激因素。
3.物理治疗
对于角化型病变可采用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每周2次,4-6周为疗程。
4.心理干预
对伴有焦虑症状者建议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联合帕罗西汀等抗焦虑药物。
三、注意事项
1.避免进食辛辣、过烫食物,戒烟限酒,减少肉桂醛含量高的牙膏使用
2.每3-6个月复诊监测病变变化,长期糜烂者需警惕0.4%-2%的恶变风险
3.保持规律作息,建议进行正念冥想等减压训练
4.使用激素类药物后需用清水含漱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
病变持续超过6周不愈或出现异常增生物时,应及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排除其他黏膜病变。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损类型、范围及患者全身状况个体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