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上火是什么意思?

王成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上火”是中医理论中的常见概念,通常指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可表现为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目赤口干等症状。其形成多与饮食、情绪、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常见类型包括心火亢盛、胃火炽盛、肝火上炎等。

1、心火亢盛

长期焦虑、熬夜或过食辛辣食物可能导致心火旺盛,患者易出现舌尖红赤、心烦失眠、小便短赤等症状。中医常用导赤散、牛黄清心丸等方剂清热泻火,日常可饮用莲子心茶辅助调理。

2、胃火炽盛

暴饮暴食或过量摄入油腻煎炸食物容易引发胃火,典型症状包括牙龈肿痛、口臭、便秘等。治疗多选用清胃散、黄连上清片等药物,同时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新鲜蔬菜摄入。

3、肝火上炎

情绪抑郁或压力过大可能诱发肝火上逆,常见目赤耳鸣、头痛易怒、胁肋胀痛等表现。龙胆泻肝汤、夏枯草膏等中药具有清肝明目功效,配合菊花决明子茶饮用效果更佳。

出现上火症状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减少辣椒、羊肉等温热性食物摄入,适量增加梨、绿豆等清热食材。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等表现,需及时就诊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等器质性疾病,避免盲目服用清热类药物损伤脾胃。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