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促进尿酸排泄药物、碱性药物以及止痛药物等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碳酸氢钠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
1、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别嘌醇片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非布司他片作为新型抑制剂,肝肾损伤患者需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2、促进尿酸排泄药物
苯溴马隆片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发挥作用,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患者。服药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尿酸性肾结石患者禁用。丙磺舒片可与青霉素类药物产生相互作用,需告知医师用药史。
3、碱性药物
碳酸氢钠片可碱化尿液,预防尿酸盐结晶形成。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腹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合并高血压患者需注意钠摄入量。枸橼酸合剂更适合需要长期碱化治疗的患者。
4、急性期止痛药物
秋水仙碱片可快速缓解痛风急性发作,但治疗窗较窄,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剂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中重度疼痛,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片多用于无法耐受前两类药物的患者。
尿酸高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血尿酸水平。建议保持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ml。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