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属于足太阴脾经的重要穴位。其具体位置通常可通过解剖定位、体表标志等方法确定,准确取穴有助于发挥其调节气血、健脾益肾等作用。
1、解剖位置
三阴交穴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的凹陷处。该区域分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骨骼标志为内踝尖垂直向上3寸,与胫骨内侧缘交汇处。
2、取穴方法
取坐位或仰卧位,先找到内踝最高点,用同身寸法沿胫骨内侧缘量取3寸(约四横指宽度)。此处按压有酸胀感,多数人可触及肌肉间隙的凹陷,与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吻合。
3、体表定位
位于内踝尖正上方约10厘米处,胫骨内侧缘后方一横指宽的位置。临床常用骨度分寸法定位,将内踝尖至膝盖下缘的距离分为16寸,该穴位于内踝尖上3/16处。
准确定位三阴交穴时建议保持肢体放松,可结合穴位探测仪辅助确认。若用于治疗痛经、消化不良等疾病,建议由专业中医师进行针灸或艾灸操作。自行按压时应注意力度适中,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停止并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