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穴通常位于手部小指尺侧的第五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可通过握拳取穴,常用于缓解头痛、腰痛等不适。准确取穴需结合体表标志,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定位。
1、具体位置
后溪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位于手掌尺侧,微握拳时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处。体表定位可沿小指尺侧缘向腕部方向触摸,在掌指关节后方触及的凹陷即为该穴。
2、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自然微握拳,掌心向上,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掌横纹头处定位。另一种方式是将手掌自然放松,小指呈半屈曲状态,此时关节后方皮肤皱褶末端的凹陷点即为后溪穴所在。
3、功能主治
该穴具有舒筋活络、清利头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耳聋、手指麻木、急性腰扭伤及落枕等病症。配合风池、天柱等穴位可增强缓解颈项强痛的效果,与申脉穴配伍可治疗癫狂痫证。
取穴时应以骨性标志为主要参照,若无法准确定位或存在局部皮肤破损,应避免自行施针。临床应用该穴治疗疾病时,需由执业中医师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配穴和操作,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