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少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导致,比如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但也可能与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梗阻、心脏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若持续尿少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肾脏疾病
尿少常见于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病变。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导致尿量明显减少。患者可能伴随水肿、血压升高、尿液泡沫增多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改善症状,同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泌尿系统梗阻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或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造成尿路梗阻。当结石嵌顿在输尿管或尿道时,会引起排尿困难甚至无尿,同时可能伴随腰腹部绞痛、血尿等症状。通常需要根据病情使用坦索罗辛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合并感染时可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3、心脏疾病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流量降低引发尿量减少。此类患者常伴随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多采用美托洛尔片改善心功能,配合依那普利片调节血压,必要时使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
日常应注意观察每日尿量变化,正常成年人24小时尿量应在1000-2000ml。若出现尿量持续低于400ml/天,或存在排尿疼痛、血尿、胸闷气促等症状,需立即到肾内科或心血管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利尿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