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持足部清洁、使用抗菌产品、穿透气鞋袜、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就医处理。日常护理结合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诊。
1、保持足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双脚,重点清洁脚趾缝及足底皮肤褶皱处。清洗后需用干净毛巾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间残留水分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若足部出汗较多,可增加清洗频次至每日2-3次。
2、使用抗菌产品
含氯化铝的止汗喷雾或含有锌盐的足粉可抑制汗腺分泌,使用酮康唑成分的抗菌喷剂能有效杀灭表皮葡萄球菌等致臭菌群。建议在清洁干燥的足部使用,特别注意喷洒于趾缝等易藏匿细菌的部位。
3、穿透气鞋袜
选择含银纤维的抗菌袜或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每日更换并高温烫洗。鞋子应选用真皮、网面布等透气材质,避免连续两天穿着同一双鞋,必要时可使用竹炭除臭鞋垫。运动后需及时更换鞋袜,保持足部干爽。
4、药物治疗
确诊为真菌感染时可外用1%特比萘芬乳膏或2%硝酸咪康唑散,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多汗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口服抗胆碱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禁忌证。合并甲真菌病者需联合口服伊曲康唑冲击疗法。
5、就医处理
顽固性脚臭需进行真菌镜检和细菌培养,真菌性感染需规范抗真菌治疗4-6周。伴有湿疹样改变者可进行UVB光疗,严重多汗症可考虑肉毒杆菌局部注射或交感神经阻断术。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时控制原发病。
日常应注意避免穿着橡胶鞋等密闭鞋履,定期修剪过厚角质层,使用含茶树精油的泡脚剂辅助杀菌。若出现皮肤破损、渗液或剧烈瘙痒等继发感染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进行规范治疗。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用抗真菌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