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定期观察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建议尽早就医评估,避免延误病情。
一、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在早期白内障阶段,可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药物,通过延缓晶状体蛋白变性来减缓病情进展。但需注意,药物无法逆转已形成的混浊,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2.手术治疗
当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通常视力低于0.3)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首选方案。该技术通过2-3mm微小切口粉碎并吸除混浊晶状体,随后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对于过熟期或特殊类型的白内障,可能需行囊外摘除术。
3.其他辅助治疗
合并糖尿病、葡萄膜炎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术后可短期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等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
二、注意事项及就医指导
1.术后需按医嘱使用眼药水,避免揉眼、碰撞术眼,1个月内禁止游泳及剧烈运动。
2.高度近视、糖尿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眼底,监测可能并发的视网膜病变。
3.若出现突发眼痛、视力骤降或视物变形,应立即就诊排查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视力可恢复至0.5以上,但人工晶状体无法调节焦距,中老年患者可能需配戴老花镜辅助近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