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预防高血压?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预防高血压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一般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限制烟酒、定期监测等方式降低患病风险。

1、调整饮食

日常饮食建议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原则,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内,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等,有助于促进钠排出。同时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可参考DASH饮食模式。

2、适度运动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规律运动可改善血管弹性,促进钠代谢,长期坚持可使收缩压降低5-8mmHg。注意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

3、控制体重

将BMI控制在18.5-23.9kg/m²,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体重每减轻10kg,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可通过饮食热量控制与运动结合的方式减重,建议每周减重0.5-1kg为宜,避免快速节食。

4、限制烟酒

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压升高,建议完全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g(约350ml啤酒),女性不超过15g,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波动,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戒酒。

5、定期监测

40岁以上、有家族史、肥胖等高危人群建议每3-6个月测量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应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若多次测量血压≥130/85mmHg,应及时就医评估。

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已确诊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Hg)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启动药物治疗。定期进行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检测,综合管理心血管风险因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