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治疗药物需根据创面分期及感染情况选择,常用药物包括外用抗菌药、促愈合药膏及新型敷料等。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藻酸盐敷料等进行针对性处理。
1、外用抗菌药物
若褥疮创面出现渗液或感染,需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控制细菌繁殖,其中磺胺类药物可抑制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莫匹罗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显著。
2、促愈合药物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促进肉芽组织生成,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两者配合清创使用可加速浅表性褥疮愈合。
3、新型敷料应用
藻酸盐敷料可吸收大量渗液并形成凝胶保护创面,水胶体敷料能维持湿润环境促进上皮爬行,适用于Ⅱ期以上伴有渗出的褥疮。
4、清创处理
对于坏死组织较多的创面,需使用胶原酶软膏进行自溶性清创,或由医护人员采用机械清创术去除腐肉,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5、手术治疗
深度褥疮累及肌肉或骨骼时,需手术清创联合皮瓣移植,术后使用抗生素溶液冲洗,并持续负压引流促进创面闭合。
褥疮治疗需每日观察创面变化,定期进行体位调整减轻局部压力。深部组织损伤或久治不愈的褥疮应及时到烧伤科或整形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导致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