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贼作为一味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主要源于中医理论,通常具有清热利尿、明目退翳、止血、祛风止痒以及利湿退黄等功效。临床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1、清热利尿
木贼性味甘、苦,平,归肺、肝、胆经,具有清泻肝胆湿热的功效。中医认为其能促进体内湿热排出,常用于缓解小便短赤、水肿等症状,尤其适合湿热蕴结引起的水肿。
2、明目退翳
木贼入肝经,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故其可改善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古代医书记载其能消散目中生翳,现代多用于结膜炎、角膜云翳等眼疾的辅助治疗。
3、止血
木贼的收敛特性可作用于出血症状,其含有的硅酸盐类成分能促进血管收缩。临床多用于治疗便血、痔疮出血等下部出血,常与地榆、槐角等配伍使用。
4、祛风止痒
木贼具有疏风散热的作用,中医常用其治疗风热侵袭皮肤导致的瘙痒、荨麻疹等症。可煎汤外洗或配伍蝉蜕、防风等药物增强止痒效果。
5、利湿退黄
针对肝胆湿热引发的黄疸,木贼能促进胆汁排泄。常与茵陈、栀子等利胆退黄药配伍,用于急性肝炎、胆囊炎等疾病伴随的皮肤黄染症状。
木贼需辨证使用,气血虚弱者慎用。其茎秆表面的粗糙质地可能刺激消化道黏膜,脾胃虚寒者应避免内服。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和病情调整配伍及用量,不可随意与其他药物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