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制定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及时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炎症,减少复发风险。
1、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是盆腔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急性期常采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如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或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慢性炎症可配合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金刚藤胶囊等辅助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物理治疗
超短波、微波等热疗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能力,帮助炎症吸收。红外线照射适用于慢性期疼痛缓解,通常每周治疗3-5次,连续2-3个疗程。
3、手术治疗
适用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或经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病例。腹腔镜手术可清除脓液、分离粘连,对输卵管积水者可进行造口术,但可能影响生育功能需谨慎选择。
4、中医治疗
辩证使用中药灌肠可直达病灶,湿热瘀结型常用红藤汤,气滞血瘀型用少腹逐瘀汤。针灸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调节气血,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5、日常护理
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半卧位利于炎症局限,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温水清洗。避免性生活2-3周,饮食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自行停药。急性期需住院静脉用药,体温正常后继续口服抗生素14天。治疗后定期复查白带常规和B超,监测CRP等炎症指标。治疗期间出现发热、腹痛加剧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慢性盆腔炎患者建议每年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