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MR)是医学影像学检查项目之一,常用于神经系统、骨关节、腹部及盆腔等部位的疾病诊断,具有无辐射、多参数成像的优势。
1、定义与原理
磁共振成像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的氢原子发生共振,通过接收共振信号重建图像。其成像过程不依赖X射线,避免了电离辐射对身体的潜在影响。
2、适应症
适用于脑梗死、脑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可清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等运动系统问题;在腹部检查中能有效分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对子宫肌瘤、前列腺癌等盆腔疾病也有较高诊断价值。
3、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去除体内金属物品,心脏起搏器、金属假牙等植入物可能影响检查安全;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难以耐受检查舱环境,必要时需提前告知医生;单次检查通常需要20-40分钟,需保持体位静止以确保成像质量。
进行磁共振检查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增强扫描。该检查与CT、超声等影像学手段具有互补性,临床中常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