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矫正的方法主要包括正畸治疗、功能性矫治器、正颌手术、隐形矫正以及联合治疗等,具体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以下为常见方法:
1、正畸治疗
通过固定或活动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及咬合关系,如金属托槽、陶瓷托槽或自锁托槽。适用于牙性错颌畸形或轻度骨性问题的患者,疗程通常需1-3年。需定期复诊进行加力调整,治疗期间需注意口腔清洁。
2、功能性矫治器
针对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颌骨发育异常,通过肌功能训练装置引导颌骨生长方向。常用FR-III型矫治器改善反颌,Twin-block矫治器促进下颌前伸。需每天佩戴16小时以上,最佳矫治年龄为8-14岁。
3、正颌手术
适用于严重骨性畸形如Ⅲ类错颌、偏颌或开颌。需先进行术前正畸排齐牙齿,再通过LeFort截骨术或矢状劈开术调整上下颌骨三维位置。术后需配合术后正畸精细调整咬合,整体治疗周期约2-4年。
4、隐形矫正
采用透明可摘戴的数字化矫治器,如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每副矫治器佩戴1-2周,通过计算机模拟牙齿移动路径。适合轻中度病例及对美观要求高的患者,需严格保证每日22小时佩戴时间。
5、联合治疗
复杂病例需多学科协作,如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种植体支抗辅助矫治等。可能涉及修复科制作临时义齿维持咬合,或牙周科进行骨增量手术提供矫治基础。
建议患者尽早到正规口腔医院就诊,通过X线头影测量、模型分析及三维CT检查明确畸形类型。正畸医师会根据ANB角、Wits值等测量数据制定个性化方案,治疗期间需遵循医嘱维护矫治装置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