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是中医病名,指发生于肠道的痈肿,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压痛、发热等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阑尾炎。该病属于外科常见急腹症,多因饮食不节、外感邪毒或肠道传导失司所致。
中医认为肠痈的病因多与湿热瘀滞、气血壅塞有关。患者常先出现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伴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病情进展可能形成阑尾脓肿,严重时可导致阑尾穿孔引发腹膜炎。西医理论认为阑尾管腔阻塞是主要诱因,细菌感染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典型体征包括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超声检查可发现阑尾增粗或周围积液。
建议出现持续腹痛伴发热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按压腹部或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确诊后需遵医嘱治疗,急性期可通过手术切除阑尾,保守治疗时可选用抗生素联合中药大黄牡丹汤等清热排脓方剂。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运动增强肠道蠕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