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偏肺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属于肺病毒科,主要感染人体呼吸系统。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1、病原学特征
人偏肺病毒的基因组由单链RNA构成,表面包裹蛋白衣壳,可分为A、B两个基因型。其病毒颗粒直径约150-600纳米,主要通过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行复制,导致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2、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被他人吸入。接触传播也是重要途径,如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碰口鼻。在托幼机构、养老院等密闭场所易发生聚集性感染。
3、临床症状
轻症患者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儿童常伴有发热。重症可能出现喘息、呼吸急促、缺氧等支气管炎或肺炎表现,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
4、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发热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喘息患者可使用沙丁胺醇雾化溶液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
5、易感人群
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最高,约占急性呼吸道感染的6%-10%。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肺病患者及器官移植术后人群感染后更易出现重症,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日常需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进行鼻咽拭子核酸检测明确病原体。婴幼儿及老年人感染后建议住院观察,防止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