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交叉感染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交叉感染一般是指不同病原体之间传播或同一患者不同部位感染扩散的现象,常见于医疗机构或人群密集场所。其发生可能与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器械污染等因素相关,可通过消毒隔离、规范操作、药物治疗等方法应对。

1、接触传播防控

接触传播是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径,可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降低风险。医务人员需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接触患者前后均需使用含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患者家属探视时应佩戴口罩和隔离衣,避免直接触碰医疗设备表面。

2、空气传播阻断

对于肺结核、流感等空气传播疾病,需启用负压病房并保持每小时12次以上的换气次数。医务人员应佩戴N95口罩,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需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普通场所可通过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每日消毒3次,每次持续1小时。

3、医疗器械管理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需经过清洗-酶洗-漂洗-终末漂洗-消毒-干燥-灭菌处理流程。侵入性操作器械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呼吸机管路等物品应做到专人专用,每周更换不少于2次。

4、抗菌药物应用

确诊细菌性交叉感染后,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头孢呋辛、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万古霉素等药物。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需采取联合用药方案,如碳青霉烯类联合替加环素,疗程通常持续7-14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发生交叉感染风险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污染区域需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终末消毒,织物类物品装入橘红色感染性织物袋单独处理。特殊耐药菌感染患者解除隔离前,应连续3次培养阴性且间隔超过24小时。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