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是中医对月经周期、经期或经量严重紊乱的统称,其中崩指经血非时暴下,漏指经血淋漓不尽。该症状可能由脾虚、肾虚、血热、血瘀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治疗。
1、脾虚
脾主统血,当饮食不节或过度劳累导致脾气虚弱时,可能出现气不摄血的情况,表现为经血色淡质稀、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调理。
2、肾虚
先天不足或久病伤肾会导致肾气亏虚,出现经血淋漓不尽、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肾阳虚者常见经血质稀、畏寒肢冷,可遵医嘱使用右归丸;肾阴虚者多见经血鲜红、潮热盗汗,宜用左归丸治疗。
3、血热
素体阳盛或情志抑郁化火,迫血妄行引发经血骤下或点滴不止,常伴口渴、尿黄等症状。实热证可用固经丸清热止血,虚热证适合两地汤滋阴清热。
4、血瘀
气滞、寒凝等因素导致瘀血阻滞胞宫,表现为经血紫暗有块、小腹刺痛,通常需服用逐瘀止血汤、少腹逐瘀丸等活血化瘀类中药。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
出现崩漏症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通过B超、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且富含铁元素,必要时需配合西药激素或宫腔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