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贫血患者应如何调整饮食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贫血患者调整饮食通常需注重补充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并避免影响吸收的物质。常见措施包括增加含铁食物、补充维生素促进吸收、调整饮食结构等。

1、增加含铁食物

动物性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植物性食物如菠菜、黑木耳、红枣等含非血红素铁,建议搭配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提高吸收率。缺铁性贫血患者每日需保证18mg铁摄入,但需注意动物内脏胆固醇较高,每周食用不超过100g。

2、补充维生素促进吸收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鱼类、蛋类、乳制品中,对巨幼细胞性贫血尤为重要。叶酸可通过深绿色蔬菜(菠菜、芦笋)、豆类补充。维生素C能促进铁吸收,建议每餐搭配鲜枣、猕猴桃等水果。素食者需特别注意维生素B12的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补充剂。

3、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同时摄入高钙食物(牛奶、奶酪)和铁剂,两者间隔2小时以上。减少饮用浓茶、咖啡等含鞣酸饮品,这些物质会抑制铁吸收。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蛋白质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g/kg体重。地中海饮食模式(富含全谷物、橄榄油、深海鱼)有助于改善营养性贫血。

饮食调整需结合贫血类型进行,如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在食补基础上可能需配合铁剂治疗。若出现头晕、心悸加重或饮食调整后血红蛋白未上升,应及时复查血常规。长期素食、消化吸收障碍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