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芩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黄芩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清热安胎以及利尿通淋等功效与作用,常被用于治疗多种中医证候。

1、清热燥湿

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经,能够清除体内湿热邪气。对于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泻痢、小便短赤等症状,常配伍黄连、栀子等药物使用,以增强燥湿清热的效果。

2、泻火解毒

黄芩擅长清泻上焦肺火及肝胆实火。对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火热证候,常与连翘、板蓝根等配伍;若出现高热烦躁、痈肿疮毒等热毒炽盛表现,可配合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材。

3、凉血止血

本品能入血分而清血热,适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等症状。常与生地黄、白茅根等凉血止血药同用,通过抑制血热妄行达到止血目的,但需注意出血原因需明确诊断。

4、清热安胎

针对妊娠期间因血热引起的胎动不安,黄芩可配伍白术、当归等健脾养血药物。其清热作用有助于稳定胎元,但需严格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误用伤胎。

5、利尿通淋

黄芩能清利下焦湿热,对湿热下注引起的小便涩痛、淋漓不尽等淋证有效。常与车前子、滑石等利水通淋药配合使用,通过促进湿热从小便排出而缓解症状。

使用黄芩需注意其苦寒之性可能伤及脾胃,脾胃虚寒者慎用。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后确定配伍和剂量,避免自行长期大量服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多种活性成分,但临床应用仍需遵循传统用药经验。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