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静脉血栓的症状通常包括患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局部皮温升高以及浅静脉扩张等。这些表现可能因血栓位置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1、患肢肿胀
由于血栓阻塞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约80%患者会出现单侧下肢突发性肿胀,以小腿和足部最明显,按压后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肿胀程度通常与血栓范围呈正相关,严重时可导致肢体周径增加3cm以上。
2、局部疼痛
约50%患者出现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在站立、行走或足背屈时加剧。疼痛部位多位于腓肠肌、腘窝或大腿内侧,可能伴随肌肉压痛和牵拉痛,严重时夜间疼痛可影响睡眠。
3、皮肤颜色改变
患肢皮肤常呈现发绀或潮红色改变,特别是在下垂位时更为明显。这是由于静脉淤血导致血红蛋白还原增加,通常伴随皮肤光泽度下降和张力增高。
4、皮温升高
约30%患者出现局部皮肤温度较健侧升高1-2℃,触诊可感知明显温差。这种炎性反应与血栓引发的细胞因子释放和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
5、浅静脉扩张
在血栓形成1-2周后,约20%患者可见皮下浅静脉呈网状或条索状突起,尤其在站立时更为明显。这是机体建立的侧支循环代偿表现,可能伴随静脉曲张样改变。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避免剧烈按摩患肢。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