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类细菌的统称,其特点是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阴性。这类细菌的细胞壁结构特殊,常含有脂多糖层,部分种类可引发人体感染,且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临床治疗需谨慎选择药物。
1、细胞壁结构特殊
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细胞壁较薄,但含有外膜结构。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是其主要成分,可阻止某些抗生素进入细菌内部。革兰氏染色过程中,由于脱色步骤后无法保留结晶紫染料,最终呈现红色或粉色。
2、具有致病性
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分泌内毒素,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内毒素进入血液后可能引发发热、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肺部感染,沙门氏菌可导致胃肠炎。
3、易产生耐药性
这类细菌的外膜结构可限制药物渗透,同时易产生β-内酰胺酶等灭活酶。如鲍曼不动杆菌常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天然耐药。临床治疗时常需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方案。
若出现疑似细菌感染症状,应及时进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检测。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防止耐药菌株产生。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特别注意预防此类细菌的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