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长疣子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能与皮肤破损、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当皮肤出现微小创口或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HPV更容易侵入表皮细胞导致异常增生。
1、HPV感染
HPV是引起疣子的主要病原体,其中HPV-1、2、4型常导致寻常疣,HPV-3、10型与扁平疣相关。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污染的物体传播,感染后会在表皮基底层细胞中复制,刺激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形成突出皮肤的疣状赘生物。患者可能出现单个或多个表面粗糙的丘疹,常见于手部、足底等部位。
2、皮肤屏障受损
当皮肤存在微小伤口(如倒刺、擦伤)、长期浸水或慢性摩擦时,表皮完整性被破坏,HPV更容易通过接触侵入皮肤。例如足部多汗者易患跖疣,经常修甲的人群易出现甲周疣。这类情况下需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共用修甲工具等物品。
3、免疫力降低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HIV感染者等,机体清除HPV的能力下降,感染后更容易出现疣体扩散或反复发作。此类患者可能伴随疣体数量多、体积大、病程迁延等特点,治疗时需同时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
若发现皮肤出现疣体,应避免自行搔抓或修剪,防止病毒自体接种扩散。日常需加强手部清洁,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消毒。对于持续增大、伴有疼痛或影响外观的疣体,建议到皮肤科进行液氮冷冻、激光或光动力等规范治疗,切勿随意使用腐蚀性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