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其症状通常包括疲劳、食欲减退、黄疸等,主要危害可能涉及肝硬化、肝癌以及肾功能损伤等。具体表现和危害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1、疲劳
丙肝患者常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疲劳,可能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毒素堆积有关,部分患者还会伴随低热或肌肉酸痛等症状。
2、食欲减退
病毒活动可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长期可能引起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需注意与其他消化道疾病鉴别。
3、黄疸
随着肝细胞损伤加重,约20%-30%患者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此时肝功能指标多显示异常。
1、肝硬化
约10%-20%感染者可能在20-3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肝脏逐渐纤维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腹水等并发症,失代偿期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
2、肝癌
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每年有1%-5%癌变风险,病毒持续复制引发肝细胞异常增生,早期筛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
3、肾功能损伤
部分患者会并发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蛋白尿和血肌酐升高,可能与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有关,需联合肾内科治疗。
日常需避免饮酒及损伤肝脏的药物,建议感染者每6个月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脏超声。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需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