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作为一味中药材,一般具有温肺化痰、散结消肿、通络止痛、行气导滞、抗菌消炎等功效和作用。其性味辛温,归肺经和胃经,在中医临床应用较广。
1、温肺化痰
芥子辛散温通,能宣通肺气并化解寒痰,适用于寒痰壅肺导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等症状。常与苏子、莱菔子等配伍使用,如三子养亲汤。
2、散结消肿
本品外用可通过刺激穴位和皮肤吸收发挥药效,常用于痰湿凝滞形成的阴疽、流注等病症。研末调敷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消散肿块。
3、通络止痛
对于风寒湿邪阻滞经络引起的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芥子能温通经脉。常与马钱子、没药等制成膏药贴敷患处,改善局部循环。
4、行气导滞
其辛散之性可促进胃肠气机调畅,缓解食积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适量配伍砂仁、陈皮等理气药,能增强消食化积效果。
5、抗菌消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芥子含有的硫苷类成分水解后生成异硫氰酸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
需注意的是,芥子辛温燥烈且对皮肤有刺激性,内服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阴虚火旺者慎用。外用时应控制敷贴时间,避免起疱。具体用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体质和病情合理配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