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穿是什么意思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穿刺术简称骨穿,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技术,主要用于采集骨髓液进行细胞学、病原学或遗传学检查。其核心意义在于协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等。

1、定义

骨髓穿刺术是通过特殊穿刺针穿透骨皮质进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液的操作。该技术可获取骨髓细胞成分及基质信息,为疾病诊断提供直接依据。操作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患者仅有短暂胀痛感。

2、诊断目的

骨髓检查可明确造血功能状态,鉴别贫血类型,确诊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对于发热待查患者,可进行骨髓培养提高病原体检出率,例如诊断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

3、操作过程

常规选择髂后上棘或胸骨作为穿刺部位,消毒铺巾后逐层浸润麻醉。使用骨髓穿刺针垂直进针,突破骨皮质后抽取0.2-0.5ml骨髓液。整个过程约需10-15分钟,术后加压包扎24小时避免出血。

4、适用情况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发现幼稚细胞、持续发热伴肝脾肿大时需进行此项检查。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属禁忌证,需待病情稳定后评估。

5、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测,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停药。术后24小时内保持敷料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偶见局部血肿或感染,发生率低于1%,及时处理均可痊愈。

进行骨髓穿刺前患者应消除紧张情绪,如实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部分病例可能需要重复穿刺或联合骨髓活检明确诊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