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压力性损伤通常需要从皮肤检查、分期评估、风险因素、伤口特征以及综合评估工具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以确保全面了解损伤情况。
1、皮肤检查
首先需观察受损部位及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和完整性。压力性损伤早期可能出现局部发红、皮温升高,若按压后红斑不消退,提示存在缺血。还需检查是否有水疱、表皮破损或结痂,这些表现可能提示不同分期的损伤。
2、分期评估
根据国际NPUAP分期标准,需明确损伤程度。1期表现为皮肤完整但出现不可逆红斑;2期伤及表皮或真皮层,可见水疱或浅表溃疡;3期涉及皮下脂肪组织;4期损伤深达肌肉、骨骼等深层结构。准确分期有助于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
3、风险因素评估
需评估患者的年龄、活动能力、营养状况及基础疾病。长期卧床、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显著增高。同时需关注局部压力持续时间及剪切力作用,这些因素会加速组织缺血坏死。
4、伤口特征记录
需测量创面大小、深度,观察基底组织颜色(如黄色腐肉、黑色焦痂或红色肉芽),评估渗出液性质(浆液性、血性或脓性)。记录伤口边缘是否平整、有无潜行窦道,这些特征影响愈合进程。
5、综合评估工具应用
建议使用Braden量表或Norton量表进行系统评估。Braden量表从感知能力、活动度、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剪切力六个维度评分,≤12分提示高风险。动态评估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日常护理中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2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使用减压敷料或气垫床。若发现皮肤异常改变或伤口恶化,应及时由伤口护理专科医生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