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冬季如何科学养生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冬季科学养生需结合气候特点,通过饮食、作息、运动等多方面调整,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通常可从饮食调理、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注意保暖及情志调养等角度入手。

1、饮食调理

冬季宜选择温补性食物,如羊肉、牛肉、桂圆、红枣等,有助于补充阳气。适量增加高蛋白和高热量食物摄入,可增强抗寒能力。同时需避免生冷食物,多喝温水或热汤,减少胃肠道刺激。需注意营养均衡,适当搭配萝卜、白菜等蔬菜以补充维生素。

2、规律作息

建议遵循“早睡晚起”原则,顺应冬季阳气闭藏的特点。成年人每日需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损耗阳气。晨起时间可适当延后至太阳升起后,有助于规避清晨低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

3、适度运动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或进行室内瑜伽、快步走等低强度锻炼。运动时间宜在日出后或午后,避免清晨雾气较重时段。注意控制运动量,以身体微微发热、不出大汗为宜,防止阳气外泄。

4、注意保暖

重点保护头、背、足等部位,外出佩戴帽子、围巾,穿着保暖内衣和加绒鞋袜。室内使用暖气时需注意空气湿度调节,可放置加湿器或一盆清水,避免鼻腔、咽喉干燥引发不适。老年人需特别注意下肢保暖,预防关节疼痛。

5、情志调养

冬季光照减少易影响情绪,可通过听舒缓音乐、练习书法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适当增加社交活动,与亲友交流有助于疏解冬季抑郁倾向。每日可进行10分钟正念冥想,帮助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日常可配合晒背、足浴等养生方法,每日午间晒背15-20分钟有助于温补阳气,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脚20分钟可改善血液循环。需注意冬季进补需因人而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高糖食物摄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过度温补。若出现持续乏力、畏寒加重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问题。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