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管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分泌物、疼痛、反复感染以及伴随的全身症状。具体症状可能因瘘管的形成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1、局部红肿
瘘管周围组织常因炎症刺激出现红肿,触摸时可发现皮肤温度升高。例如肛瘘患者肛门周围皮肤可能出现持续性红肿,尤其在排便后加重。
2、分泌物
大多数瘘管会持续排出脓性、血性或粪水样分泌物。泌尿系统瘘可能出现尿液异常渗漏,阴道瘘可见阴道异常排液,每日分泌量可达5-10ml。
3、疼痛
瘘管继发感染时会产生跳痛或灼痛,肠瘘可能伴随腹部绞痛,肛瘘患者在坐立时疼痛明显,部分患者疼痛评分可达VAS4-6分。
4、反复感染
由于瘘管存在异常通道,细菌易滋生引发反复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常超过38℃)、寒战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至10×10⁹/L以上。
5、伴随症状
长期存在的瘘管可能导致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消化道瘘可能引起营养吸收障碍,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至普外科或相关专科就诊。临床常通过造影检查、超声或MRI明确瘘管走向,必要时需行手术切除瘘管及坏死组织。治疗期间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挤压或自行处理,以免加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