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套叠是怎么回事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肠套叠是肠道的一部分套入相邻肠腔内的急腹症,可能与肠道感染、饮食改变、肠道解剖异常、肠道肿瘤或息肉以及术后粘连等原因有关。该病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成人发病则多与器质性病变相关。

1、肠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起肠壁淋巴组织增生,导致局部肠管增厚形成套叠起点。例如轮状病毒感染后,肠道蠕动节律紊乱,近端肠管异常收缩套入远端肠腔。患儿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及果酱样血便。

2、饮食改变

婴幼儿添加辅食阶段,食物成分变化可能诱发肠蠕动紊乱。高渗食物刺激肠道异常蠕动,回盲部系膜相对松弛的解剖特点,容易形成回肠-结肠型套叠。这种类型占儿童肠套叠的85%以上。

3、肠道解剖异常

先天性畸形如Meckel憩室、肠道重复畸形等结构异常,可能成为肠套叠的解剖学基础。异常组织形成的突起在肠蠕动时易被推动形成套叠,此类情况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

4、肠道肿瘤或息肉

成人肠套叠约70%存在器质性病变,肿瘤组织在肠腔内形成占位,随着肠蠕动被推挤前行,带动病变肠段套入远端肠道。腺癌、脂肪瘤、错构瘤等新生物是常见诱因。

5、术后粘连

腹部手术后形成的纤维粘连带可能限制局部肠管活动,造成异常牵拉。当近端肠管强力蠕动时,粘连固定点的远端肠段可能被动套入,这种情况常见于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

出现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血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婴幼儿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约80%。成人患者建议尽早进行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需手术解除套叠并处理原发病变,避免发生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