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出血热症状及治疗方法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出血热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损害等,常见治疗方法有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等。该病起病急骤,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1、发热

出血热患者通常以高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可达39~40℃,可能伴随寒战、乏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期一般持续3~7天,部分患者会出现面部潮红等体征。

2、皮肤黏膜出血

疾病进展期可见皮肤瘀点、瘀斑,口腔黏膜及眼结膜出血,严重者可出现鼻出血、咯血、便血等腔道出血表现,这与病毒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有关。

3、多器官损害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损伤、肝功能异常、心肌损害等多系统受累,表现为少尿、黄疸、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休克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抗病毒治疗

早期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1b、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需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治疗,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2、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同时需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重出血者可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

3、并发症处理

出现急性肾衰竭时需进行血液透析,休克患者需快速扩容并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搬运加重出血风险。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尿量及生命体征,恢复期需加强营养支持。所有治疗均需在传染病专科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接触者需做好防护措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