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需根据具体类型、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综合判断。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但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并发症。
1、疾病类型
肌炎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包涵体肌炎等多种类型。其中包涵体肌炎对治疗反应较差,可能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活动障碍,严重时会影响吞咽和呼吸功能。而多发性肌炎若早期发现,通过规范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2、病情进展
疾病早期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若延误治疗导致肌肉持续受损,可能引发肌肉纤维化、关节挛缩等不可逆损害。累及呼吸肌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累及心肌则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3、治疗效果
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控制多数患者的病情。但部分耐药病例可能出现反复发作,需调整治疗方案。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严格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建议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时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肌酶谱、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确诊后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进行康复训练维持肌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