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六腑包括哪六个部位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六腑是中医学中人体内部器官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六个部位。以下将具体说明各腑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1、胆

胆与肝相表里,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由肝生成后储存在胆囊内,进食时胆汁排入肠道以助消化。此外,胆在中医理论中还与决断能力相关,胆气充足则人决策果断。

2、胃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被称为"水谷之海"。通过胃气的通降作用,初步消化食物并下传至小肠。胃气宜降不宜升,若胃气上逆则会出现嗳气、呕吐等症状。

3、小肠

承接胃传送来的食糜,进行"分清别浊"的消化吸收过程。清者(精微物质)通过脾转输全身,浊者(糟粕)下传大肠,剩余水分经膀胱排出。

4、大肠

主要功能为传导糟粕并吸收剩余水分,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大肠病变常见便秘或泄泻,其传导功能与肺气的肃降密切相关。

5、膀胱

具有贮存和排泄尿液的作用。尿液的生成与排泄需要肾的气化功能及膀胱的开阖协调,尿频、尿闭等病症多与膀胱气化失常有关。

6、三焦

作为六腑中特殊的存在,三焦并非具体器官,而是将胸腹腔划分为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三个生理区域,主持全身气化和水液代谢,是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

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六腑以通为用,日常应注意饮食有节,避免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适当运动可促进腑气通畅,情志调畅有助于肝胆功能协调。若出现腹胀、便秘等腑气不通症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通过针灸、中药等方式调理,不宜自行盲目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