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阴虚

王成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阴虚是中医学中的常见证型,指体内阴液不足、无法制约阳气而引发虚热内生的病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潮热、咽干、失眠等症状,可能与体质虚弱、久病耗损等因素有关。

1、主要表现

患者常出现手足心热、午后潮热、夜间盗汗等虚热症状,伴随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等表现。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体征,女性可能伴随月经量少或闭经。这些症状多因阴液亏虚导致阳气相对亢盛,形成虚火内扰。

2、形成原因

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易损耗阴精,先天体质虚弱者更易出现阴液生成不足。慢性疾病如肺结核、糖尿病等会导致阴津持续消耗,情志不调引发的肝郁化火也会灼伤阴液。此外,更年期女性因生理性肾精衰减,常出现肝肾阴虚证型。

3、调理方法

日常可食用银耳、百合、山药等滋阴食材,避免辛辣燥热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夜间11点前入睡有助于滋养阴血。中医治疗多采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等滋阴降火类药物,需经专业医师辨证后使用。症状持续加重者建议至中医科就诊,通过脉诊调整方剂配伍。

阴虚体质者需注意避免高温环境,夏季减少户外暴晒。保持情绪平稳有助于防止五志化火加重阴虚,可适当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若伴随持续消瘦、严重失眠或内分泌紊乱,应及时进行系统中医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