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远视是如何形成的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远视的形成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眼球结构异常以及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常见于儿童及中老年人群。具体原因包括眼球轴长过短、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小以及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等。

1、眼球轴长过短

正常情况下,外界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若眼球前后径过短,光线焦点会落在视网膜后方,导致视物模糊。这种情况常见于儿童,由于眼球尚未发育完全,多数属于生理性远视,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逐渐改善。

2、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小

角膜是眼球主要的屈光结构,若其弯曲度不足,会导致整体屈光力减弱。例如先天性扁平角膜患者,光线折射不足,无法准确聚焦于视网膜。此类结构异常可能伴随散光,需通过验光检查明确诊断。

3、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

晶状体依靠睫状肌收缩改变形状来实现调焦功能。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力下降,导致近距离用眼时无法有效调节。这种情况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属于老视范畴,与远视形成机制存在差异但症状相似。

若出现视远物模糊、眼胀头痛等疑似远视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验光、眼底检查及角膜曲率测量。确诊后可通过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屈光手术等方式矫正,具体方案需根据年龄、用眼需求及眼部健康状况综合评估。儿童患者应每半年复查,跟踪眼球发育情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