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皮下软组织及筋膜坏死性疾病,常被称为“食肉菌感染”。其特点是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组织广泛坏死,甚至引发脓毒症,致死率较高。
该病主要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A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深层组织,产生毒素破坏血管并抑制免疫功能,导致筋膜和脂肪组织缺血性坏死。患者早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皮肤可出现紫红色斑块或水疱,并伴有剧烈疼痛与发热。随着感染扩散,24-48小时内可能出现皮肤发黑、渗出恶臭液体及知觉丧失。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属于高危人群。治疗需早期彻底清创切除坏死组织,联合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重症患者需进入ICU进行生命支持。
若出现不明原因皮肤红肿疼痛并快速加重,尤其是伴有发热或基础疾病者,应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伤口清洁消毒,避免挤压皮肤脓肿。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定期复查。该病预后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截肢或死亡,因此切勿自行处理疑似感染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