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物理治疗等,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方式。疱疹通常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类型有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同时结合止痛、预防感染等措施。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疱疹的关键,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并缩短病程。常用口服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胶囊等,适用于皮肤黏膜疱疹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对于病情较重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更昔洛韦等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外用药物治疗
局部涂抹喷昔洛韦乳膏、阿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药膏,可直接作用于患处减轻症状。若出现皮肤破溃,可使用碘伏消毒预防细菌感染,合并感染时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眼部疱疹需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等专用药物。
3、止痛治疗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加巴喷丁胶囊等止痛药物。疼痛剧烈时可能需要普瑞巴林胶囊等处方药,同时结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老年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时,建议采用阶梯式镇痛方案。
4、物理治疗
急性期采用局部冷敷可缓解灼热感和疼痛,每次10-15分钟。恢复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尝试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促进神经修复。疱疹结痂后使用医用敷料保护皮肤,避免摩擦刺激。
5、日常护理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免抓挠水疱,水疱破溃后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以提高免疫力。特殊部位如生殖器疱疹患者应暂停性生活。
出现疱疹后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通过病毒检测明确类型。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并发症,若出现发热、头痛或疱疹扩散等情况应立即复诊。